顯示具有 activit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activit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6月18日

蝸牛的漂浮系統 Floating system for snails

2022,綜合計畫,有機玻璃彩繪船屋(高240x寬300x長750公分)與候船室(高240x寬180x 長550公分),文獻帆布刺繡245x345mm x2、205x275mm x8、195x285mm x2、166x245mm x6(共16幅),影片14分35秒(2021)。參展於2022年第15屆文件展「lumbung」:卡塞爾市,黑森邦,德國。

2022, comprehensive programs; perspex painting on the houseboat ( H240 x W300 x L750cm) and the waiting room ( H240 x W180 x L550cm); embroidery on canvas literature: 245x345mm x2, 205x275mm x8, 195x285mm x2, 166x245mm x6. At 2022 “lumbung” documenta-fifteen, Kassel, Hesse, Germany.


從排灣族的傳統料理出發,1933年來到臺灣的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是主要食材,調理出一系列的綜合展演。河道上航行的船屋、碼頭上乘載訊息的候船室,將「蝸牛的漂浮系統」為主軸作推進,串連小組的衛星計畫,以及跨國合作出版等相關討論;回應第十五屆文件展策展主「lumbung」(印尼語「穀倉」)展開社群連結、全球南方以及資源共享的生態系統。

Start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cuisine of the Taiwan indigenous Paiwan group, the main ingredient of the invasive species African giant snail, which came to Taiwan in 1933, the group organized a series of comprehensive exhibitions. The “Floating System of Snails” is the main view of the exhibition, which is promoted by the houseboat of the sailing on the river and the waiting room at the pier, linking up the team's satellite projects and transnational cooperation; the ecosystem of community connection, the global South, and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 is unfold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atorial theme of the 15th Documenta, "lumbung" ("barn" in Indonesian).

2012年4月14日

32根燈管


尺寸:依場地
媒材:日光燈管,限定空間,20051021-20060321(時間材料)
創作年代:2012
展出於:19991221>20130421 | PART ONE,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2012.4.14-5.13
展覽紀錄連結


│本事
「19991221 > 20130421 | PART ONE」為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以下簡稱打開)位於城中藝術街區進駐空間的最後一檔展覽,打開的歷史等分為32段,邀請過去11年來曾經、以及正在參與打開的32位藝術家,合作實現一個結合空間和時間條件的展覽計畫,除了作為獨立與集體創作並進的工作策略,也用以重新評估、重建和回憶打開各個時期的故事片段;那些被遺忘或埋隱在這場華麗冒險中的幽微時光。

自述
我在這個展覽計畫中,被分配到的時間段落為20051021-20060321那時我大一你無法想像一個有點年紀的藝術愛好者,剛踏入某種可以讓你確立進入了藝術圈時的那種新鮮與興奮感;我誠實的回應了這個時間材料:那一道道炫目冷調的光芒,並且在未來與回到過去間穿梭。

相對於分配到被戲稱「蟑螂間」空間,它一直是這個藝術空間的邊陲,總是被堆放雜物、晦暗髒亂的地方,有幾個展覽甚至將它封閉起來。我決定不對這個空間作任何改變,只藉由32根燈管去展現它原有的樣子,也是我對共同參與的32位藝術家盡全力使這個地方綻放最後「美麗」的致敬。

2010年4月18日

城中粗工特區 URBAN CO.



計畫影像紀錄:https://picasaweb.google.com/amaantw/UrbanCo#
我們關注那些時而顯露又無端被忽略的城市片段,它們發生在生活節奏的間歇處,與我們群聚之處。在這個新興、有活力而短暫的藝術街區中,我們在此集結,採取 行動,並且給以某種形式的紀錄,希望找出界定藝術家在地方/空間/城市中的具體位置的可能,藝術家是如何展現為行動者?又如何實踐出他們與整體社會的關係?

『好粗工』們說:「請給我一份臨時工」

臨時辦事處:「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開放時間:2010/4/22-5/21,星期四~日 15:00-20:30
地址:台北市中華路一段91巷13號

*開工趴踢:2010/4/24(六),18:30-21:00
破冰儀式、特調保力達B、餅乾塔、粗工歌發表、卡拉ok歡唱

「城中粗工特區」網址:http://www.urbanco.url.tw/(連結已失效)
活動範圍於城中藝術街區
感謝: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空間贊助